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赵喻明:十六载孜孜以求 为应急救援装备制造“上大分”
中工网记者 姚怡梦 挖掘机试验启动的一瞬间,赵喻明的心跟着悬了起来。 随着动臂一上一下,铲斗在空...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
12月25日晚间,长安汽车(000625.SZ)和赣锋锂业(002460.SZ)分别在深交所公告,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加快推进(半)固态电池研发合资项目及制造产业化项目,同时探索上游锂矿资源、中游电池制造、下游废旧电池综合回收等全链条战略合作。
记者从长安汽车获悉,后续研发的赣锋锂电相关电池产品,将引入长安汽车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科技等品牌车型进行搭载应用。
12月26日,截至发稿,长安汽车下跌2.60%,赣锋锂业微跌0.15%。
为何选择固态电池路线?又为何是赣锋锂业?
中信证券此前表示,相比于液态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等优势,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固态电池未来将能从根本上解决客户对电池安全和行驶里程的焦虑,与其电池品牌金钟罩的“高安全”理念完全契合。
为何选择赣锋锂业合作?该人士称,“赣锋锂业旗下浙江锋锂在下一代(半)固态电池无论研发实力、技术积累还是产业化进程,在行业内都具有领先优势。”
此外,上述人士认为,赣锋锂业在上游锂矿资源、锂盐深加工、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具备完备产业布局,可以为合资公司发展更好赋能。
赣锋锂业12月对媒体表示,目前其主要以半固态电池为主,由于这种电池的结构特性,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锂成本较高,达到近100万元一吨,成本较高。在电池合作方面,赣锋锂业称之前与东风汽车合作,后续还将与赛力斯合作。
今年以来长安动作频频,此前已与宁德合作
动力电池约占新能源车整车成本的40%~60%。过去几年锂价大幅波动,令众多车企颇感“受伤”,不少车企高管对外坦言,“车企在给电池企业打工”。
为更好掌握汽车产业链话语权,不少车企开始选择动力电池自研。比如最近,极氪汽车就官宣了全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此外,广汽埃安、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都在动力电池领域加快布局。
今年以来长安汽车在电池领域也动作不断。今年6月,长安汽车就与宁德时代(300750.SZ)合资,在四川宜宾建立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时代长安”),11月24日时代长安打造的首款87Ah标准电芯正式下线。
公开资料显示,双方投产的动力电池项目,占地1000余亩,年产能最高30吉瓦时。工厂自动化率达95%以上,从投料到成品产出的全周期内,可实现1秒钟产出一个电芯、2分半钟产出一个电池包,每天下线的电池可装备2500辆新能源汽车。
此次长安汽车又选择与赣锋锂电合作固态电池,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有何不同?是否会形成内部竞争?
“时代长安主要定位于液态电池电芯制造。而此次(半)固态电池研发合资项目,将主要定位于(半)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技术成熟后,将向双方的关联公司输出技术进行产业化制造,也可向社会开放技术。”前述长安汽车内部人士称。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