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发病预测新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要生物标志物

  上海2月16日电(记者吴振东)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重要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实现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衰老》,《自然》主刊评价这项研究“标志着向能在早期无症状阶段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的血液检测方法迈进了一步。”

  对痴呆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显著降低疾病负担。由于传统有创或高成本检查技术均有局限,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便捷、无创、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筛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基于大样本队列数据,对52645名非痴呆社区人群进行了平均超14年的追踪随访,其中1417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全因痴呆(ACD)、691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阿尔茨海默病(AD)、285名患者被诊断为新发血管性痴呆(VaD)。通过分析1463种血浆蛋白质数据,团队发现了对痴呆预测极具价值的血浆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表示,经过模型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GFAP、NEFL和GDF15这三个血浆蛋白质始终与新发ACD、AD和VaD的风险关联最显著。对不同血浆蛋白水平与疾病临床进展风险间关联的分析发现,基线GFAP、NEFL或GDF15水平较高的受试者未来患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例如,GFAP基线水平较高的人未来患痴呆的几率是GFAP基线水平较低者的2.32倍。

  据介绍,此项研究可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且精度突破90%。“这表明蛋白质组学在脑疾病早期精准识别和干预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脑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程炜说。

  研究团队透露,下一步将围绕我国痴呆风险人群队列开展数据采集和交叉验证,对相关数据作出矫正,开发出最适合我国人群的痴呆风险预测数据模型。

 

为您推荐

凝聚多方合力 陕西开展“气象+”赋能行动

凝聚多方合力 陕西开展“气象+”赋能行动

  中新网西安9月19日电 (李一璠)“陕西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落实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临灾‘叫应’...

2024-11-07
人保车险|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指南

人保车险|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指南

汽车现在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在行车过程中的不小心可能会引发无情的交通事故。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每一位驾驶...

2024-11-07
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竣工并正式移交

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竣工并正式移交

  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竣工并正式移交   马兴瑞出席竣工典礼暨移交仪式   艾尔肯·吐尼亚孜致辞 何忠友张柱...

2024-11-06
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中新网苏州9月13日电 (记者 徐珊珊)9月12日至15日,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本届博览会通过运河...

2024-10-31
侧记:逐梦的年轻舞者、下乡的北大学子……“台湾形象”闪亮服贸会

侧记:逐梦的年轻舞者、下乡的北大学子……“台湾形象”闪亮服贸会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李柏涛 李新媛)“嘿呀吼嗨呀,那哦嗨哈嗨……”一曲台湾少数民族的小调,一支动感欢快的舞蹈,吸...

2024-10-29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