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多方合力 陕西开展“气象+”赋能行动
中新网西安9月19日电 (李一璠)“陕西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落实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临灾‘叫应’...
记者 | 张熹珑
随着挖掘机挥舞铁臂,在轰隆隆的作业声中,一排排单层简易结构旧厂房被推平。
这里是位于佛山南海的狮山镇唐边村级工业园。7月6日,工业园改造项目开拆。未来,这片区域将与相邻“塘岗”地块合体,打造成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瞄准半导体器件设计、微纳加工、工艺测试、器件封装等领域。
除了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南海还打造了“一园两区”——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南海IC设计产业先行区和南海纳米电子产业先行区,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在这片以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建筑陶瓷等传统产业为支柱的土地上,半导体产业逐渐生根发芽。佛山南海正在摸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半导体道路。
后发者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毗连广州,佛山南海区以制造业基地闻名。2021年,南海区地区生产总值3560.89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全市第一。经过多年发展,南海已逐渐建立起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
上世纪80年代,南海又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南海凭借来自香港的订单、技术,培养起一批乡镇企业,其陶瓷、金属制品等蜚声全国市场。
如今,南海已经发展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拥有工业企业4.52万家,几乎涵盖制造业各行业,建立起较健全的工业体系。发达的制造业为其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半导体产业,也是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所需。
不过,对比同在大湾区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地,佛山在半导体赛道上处于慢半拍的情况,目前全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尚未形成集聚化、链条化发展态势,总体处于产业发展初期,营业收入仅占全省的3%。
南海虽然是佛山最早起步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地区,但和深圳、广州,甚至是上海等地区相比,仍属于行业后发者。目前区域内有38家半导体相关企业,产业基础薄弱,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呈现规模体量小、企业少的问题。
从整体产业结构看来,南海的产业结构仍偏向传统。2021年,南海13个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集群就占了10个;优势传统工业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8%。
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分为设计行业、晶圆制造、封测行业和材料装备等。对整个广东地区来说,晶圆制造和封测是其明显短板。2020年,广东省设计业营收约1500亿元,晶圆制造产业仅约25亿元,可谓相形见绌。
此外,区域内的半导体产业存在地域失衡的问题。虽然目前广东已初步建立较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链,但主要集中在深圳。2020年,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占比19%,其中深圳的份额就达到17%。设计行业方面,广东营收亿元企业超50家,其中来自深圳的企业就达到35家。
7月5日,南海区正式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配套制定的《佛山市南海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方案》,南海区计划未来五年投入200亿元,十年内投入500亿元,将重点发展先进封装和载板产业,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装备材料和核心部件产业四大领域。
换道加速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半导体行业陷入“冰火两重天”的结构性矛盾中。一方面,消费级半导体行业进入周期性下滑,去库存、砍单潮时有发生。数据显示,PC市场仍在降温。根据IDC统计,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8050万台,同比下滑5.1%。信息技术分析公司Gartner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从2021年的15.7亿部降至14.6亿部,年减7.1%。
另一方面,尽管消费级半导体仍在“过冬”,数据中心及车规半导体的需求仍在提升,数据中心、云业务、车规和新能源等赛道增速较大,缺“芯”情况频频发生。
广东南海半导体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汇联认为,行业周期下行压力增大,对半导体产业发展是双刃剑,对产业后发者利大于弊,“南海充分把握行业下滑的机遇期,加大投入和布局。”
由于半导体产业存在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没有弯道超车的捷径。对于南海这一后发者而言,除了持续投入相关资源,“换道”加速或许是可行之径。
王汇联告诉记者,南海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明确的重点领域包括以产品和市场为到导向的特色晶圆制造、先进封装以及基于先进封装的高端载板,并支撑装备材料、核心部件和设计产业,形成从系统整机到半导体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这个曾经腾飞的广东“四小虎”,在区域经济上有明显的特点:以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居多。
作为民营企业大本营,2019年南海民营企业数量已突破10万大关。截至2021年9月,当地民营企业数量在企业总数中占比达90%,贡献了南海GDP超过60%。
南海现有的半导体产业多为中小企业,大规模引进集成电路产线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地区,聚焦特色工艺、封装等细分领域也许才是上策。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表示,虽然南海半导体产业规模不大,但是产业链很强。与其展开大规模投资,不如找准定位,在细分领域做大,形成影响力。
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陈卫认为,应重点支持、培育技术驱动型的中小企业,在中端应用领域、晶圆制造方面着力。
《办法》也对晶圆项目和封测项目提供优惠。其中提及,对于在南海注册的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晶圆项目,以不高于90%的直接费用标准进行资助,对首次量产封测、载板的企业给予直接费用50%或70%的补助。另外,还提供租金补贴、用电补贴、厂房改造补贴等优惠条款。
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上找准定位,着力于封装测试、晶圆制造等领域,为南海未来的方向。
7月5日,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半导体”)12吋晶圆级三维集成先进封装制造线项目落户南海。项目针对异构集成新技术展开。目前国内异构集成技术相对落后,亟需产业布局。针对国内相对薄弱的先进封装领域引进项目,是南海区“错位发展”的一步棋。
除了云天半导体,还有开元通信技术(厦门)有限公司4/6吋滤波器晶圆制造线、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南海系统级封装与异质集成公共技术平台等10个项目签约南海。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作为全国芯片产业最大的消费应用市场,珠三角地区为南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优势。
目前,我国约60%的芯片市场位于珠三角。加上比亚迪、华为、小鹏等龙头企业的总部均在广东,进一步带动当地进出口贸易。
从区位来看,南海在珠三角坐拥便利的交通条件。南海狮山镇内的佛山西站,是华南地区建设规模第二大的高铁枢纽,也是广州铁路客运枢纽“五主三辅”中的主站之一,距离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均在50分钟车程之内。
未来,随着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14号线、广佛环线、广佛肇城际、广州28号线和有轨电车线路在内的7条轨道开通,将为南海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往来提供更快捷通达的途径。
王汇联认为,跟长三角等区域相比,珠三角在半导体产业产值方面不存在优势,但其市场开放性能够推动进一步形成,“深圳的产值没法跟上海比,深圳优势在于与国际接轨。”
目前,深圳等PC、通讯、消费类等电子信息业已融入国际供应链、产业链,随着南海大力引进深圳项目,也能进一步汲取深圳经验,融入通讯、汽车、工业等产业和供应链体系,带动系统整体技术提升,推动南海电子产品整机、系统和信息服务业发展。2021年,南海区从深圳市共引进项目12个,投资总额达372.44亿元,占亿元项目投资总额的41.05%。
区域内的民营企业也在发力。2021年8月,信扬科技在南海落地超百亿的相机模块生产项目,该项目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精密制造项目,有助填补南海区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空白。同年12月,瑞浦能源在南海开启瑞浦能源项目一期,计划建设年产量为30GWh的高端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以及上下游产业配套制造基地。两个项目投资均超过百亿元。
除了企业发挥着带动南海现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的作用,“看得见的手”——来自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不可少。
多年以来,南海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方式,产业发展初期过度依赖市场作用,缺乏统筹和导向,产业格局较杂乱散,导致产业发展模式与半导体产业发展生态不匹配。
介于半导体的产业特点,政府的作用愈发重要。“地方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不能以单纯的招商引资为目的,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扶持,另一方面也要引入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于燮康指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