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车险|手把手教你买车险
车险是人保财险的一项重要业务,涵盖了多种的专属服务。人保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商业险中涵盖了很多险类,可以满足车主们不...
2022年9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年度《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工商银行牵头实施,29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完成。这已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12年发布该报告。《报告》以“银行业以稳经营助力经济稳增长”为主题,全面系统反映了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震荡波动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自身经营质效的稳步提升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实践成果,同时从多维度、多层面对中国银行业一年多来的改革转型进行全景式梳理和总结,并聚焦分析转型发展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报告》指出,2021年以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有效传导宏观政策,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稳定国内宏观经济大盘;聚焦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重点发展领域,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涉农资金供给,打造有特色、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处置,确保行业行稳致远;持续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多元化股权结构逐步形成,公司治理不断完善;积极运用先进科技,加速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激活转型动力。
具体来看,《报告》共分七个篇章,分别为总体运行篇、资产业务篇、负债业务篇、中间业务篇、风险管理篇、改革转型篇和专题研究篇。主要内容如下:
一、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银行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迎来百年华诞,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震荡波动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保持强大活力与韧性,2021年GDP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优良,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继续提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经济稳定增长,中国银行业总体稳定向好,各类金融机构实现稳健发展。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为344.8万亿元和31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7.6%。
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冲击,能源和食品价格激增引发通胀高企,地缘冲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下,宏观政策持续加大调节力度,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在此宏观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各自定位,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质效,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构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达367.7万亿元和337.3万亿元,同比增速9.4%和9.5%。一方面,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着力支持小微、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自身发展转型,优化业务布局,强化金融创新,切实管控风险,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总体经营质效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资产业务回归本源聚焦主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货币信贷政策积极支持经济修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统筹信贷总量、结构与投放节奏,高效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促进国家货币、财政、产业等各项政策协同落地,助力构建两个“循环”。全年信贷投放总量稳定增长,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27.3%,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67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8%。同时积极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达到新高度,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较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较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2022年,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力,引导信贷资源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助力市场主体纾困、疏通供给和生产堵点。截至2022年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较年初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结合各自定位,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乡村振兴、养老、疫情受困行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助力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政策稳增长、稳就业、稳消费过程中,聚焦按揭、个人消费经营等重点业务,加快零售贷款领域布局也成为银行业的共同选择。
三、负债业务持续稳健发展,来源稳定性和结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
2021年,我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果,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流动性合理充裕,带动银行业负债端持续稳健发展,形成客户结构多样、资金交易对手分散、业务品种丰富、应急融资渠道多元的负债格局。截至20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8.6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2021年6月21日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的出台,优化了存款利率上限确定方式,推动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
2022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宏观形势变化靠前发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继续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住户和非金融企业的定期存款增量规模均超过2021年全年,存款来源稳定性进一步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坚持数字化转型以降低存款成本,做大交易银行及大财富管理等业务带动存款规模持续增大,进一步实现存款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四、中间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各业务继续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力提升实体经济服务力度,全面推进转型发展,中间业务实现稳步发展。以41家上市银行为例,2021年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50.3亿元,同比增长8.2%;2022年一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58.8亿元,同比增长3.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7.0%。目前仍然是银行卡、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占据收入主导,但理财、托管、投行类等中间业务亦得到积极发展。对于目前收入占比最高的银行卡类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运用到银行卡业务中,通过各类生态圈构建,不断加大对客户需求的覆盖,同时进一步提升客群管理的数智化水平,针对不同客群、不同偏好,提供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深化,开放银行运营模式正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业态,“开放、合作、共赢”的思维理念也逐步融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转型中。一方面,对于内部运营,商业银行将积极探索运用开放银行思维理念,优化自身组织架构,形成高效敏捷的响应机制,提升中间业务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外部合作,商业银行也将更加主动地寻求外部合作伙伴,联合第三方创新产品和服务机制,提供立体式、多层次的中间业务相关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五、信用、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持续助力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2021年,在监管部门具体指导和各项政策举措推动下,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取得新成效。全年共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1万亿元,高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有序推进,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年初减少4.2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存量整改任务基本完成,防范化解大型企业集团风险取得积极进展,互联网平台企业相关金融业务整改有序推进。截至202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70亿元,不良贷款率逐季降至1.73%,较2020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创2018年以来新低。同时,商业银行保持了审慎的拨备计提政策,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5605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6225亿元,同比多增1300亿元,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
2022年受疫情反复和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演化,风险防控压力较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风险抵御能力稳步提升,信用风险整体可控,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总体平稳。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下半年稳增长、促经济、保民生等多项举措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银行业资产质量将得到边际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增强经营稳健性,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以高质量风险管控助力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六、探索转型改革新路径,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1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发展转型,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进管理运营的全面数字化革新。随着战略性业务布局持续深化,新兴行业及重点区域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商业银行改革转型新动能不断积聚。
一是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国家政策与监管部门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持续推进,国有银行机构普遍在章程中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之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规范治理体系,提升“三会一层”履职效能,多元化的股权结构逐步形成,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运作机制日益完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经营活力,同时强化外部市场约束,优化治理环境;加大沟通力度,增强信息披露主动性;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二是财富管理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在政策指引以及银行业自身推动下,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趋势,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积极参与到“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大资管”链条中,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需求。一方面正在实现从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转型,持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产品筛选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内外部合作,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
三是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加速构建。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数据+技术+平台”,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资源投入,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数量持续增长,通过对业务经营、数据治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等各个层面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更稳定、可持续的银行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同时着眼于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智能客户服务模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基于服务体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七、聚焦“十四五”重点领域,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1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安排,优化信贷供给结构,高效配置金融资源,聚焦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持续发力、集中发力、精准发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增质提效。
一是大力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一系列重要要求。银行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大对科技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扩大特色科技金融产品覆盖面,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持续完善科创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科创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2%,较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12.1个百分点;共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959家,同比增长14.4%。
二是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以来,中国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双碳目标指引下,“1+N”政策体系逐步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余额分别为8万亿元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余额的66.2%。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绿色金融支持新领域,深入挖掘转型金融潜力,信息披露日益强化。
三是多措并举服务新市民。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通过加强创业就业金融信贷支持、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创新模式保障新市民教育养老、提升服务能力等举措,不断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形成培育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土壤,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帮助新市民群体在城市安居乐业。
四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优势凸显。面对新形势下不良资产处置需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发挥风险处置功能齐全优势,集中资源介入不良资产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托管救助、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国有企业主辅剥离、大型实体企业纾困、企业违约债券收购等,通过风险隔离和集中处置,稳妥有序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发展大局稳定成效显著。新发展格局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持续深耕不良资产市场,不断延伸主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大不良”经营格局,借助金融科技创新资产处置手段和风险管理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价值,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五是深耕养老金融服务领域。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养老金、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等金融领域发展迅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企业级、战略级服务体系构建,提升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能力,完善客户增长、促活、成长体系搭建,优化渠道布局,加强社区交互,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下一阶段,面对依然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充分发挥金融职能,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继续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加强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