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三个倍增”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到203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经营主体数量将实现倍增,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三个倍增”涵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重要概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个倍增”与这个目标要求相适应。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推动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在某种意义上明确了到203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的目标。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如果到2035年实现倍增,那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需达到64378元,年均名义增速需略超4.7%。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同步性越来越强,有可能通过15年左右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目标。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三个倍增”涉及经营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营主体参与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实现经营主体数量的倍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我们要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让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实现“三个倍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有效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三个倍增”,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

为您推荐

广南联络线西塱隧道“永庆号”盾构机刀盘成功下井

广南联络线西塱隧道“永庆号”盾构机刀盘成功下井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郭军 吕翀 梁耀新)1月23日上午,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项目广州现场,随着现场履带吊机一声...

2025-02-01
省级政务应用加速布局原生鸿蒙,“黑龙江全省事”、吉林“吉事办”上架

省级政务应用加速布局原生鸿蒙,“黑龙江全省事”、吉林“吉事办”上架

  近期,全国范围内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鸿蒙原生版政务应用的上架速度显著加快,为市民和企业提供...

2025-01-31
2024年,30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00亿元

2024年,30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00亿元

  中新网重庆1月19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9日开幕,重庆市政府市长胡衡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

2025-01-26
“打飞的”出行 广东下“先手棋”向天空要GDP

“打飞的”出行 广东下“先手棋”向天空要GDP

  中新网广州1月18日电 题:“打飞的”出行 广东下“先手棋”向天空要GDP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把“飞机...

2025-01-26
用时5个月!恒力重工“未来工厂”迎来投产

用时5个月!恒力重工“未来工厂”迎来投产

  1月15日,恒力重工“未来工厂”投产仪式在大连长兴岛隆重举行,标志着恒力重工全面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也吹响了恒力决...

2025-01-22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